荷兰科学家B.Blocken教授最近撰文分析了准备一篇学术论文时常犯的十大问题。
作者:清北知网查重系统 发表时间:2021-02-10 12:40:41 浏览次数:117
1.不要阅读和理解同一领域的文献。
刚进入科研的博士生,可能不会及时跟进同一个小领域的最新研究,导致重复研究,使论文显得毫无价值,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非之前的研究不完整,你的研究可以起到补充作用,但是“创新”的价值大大降低。的确,阅读大量的科学文献是很枯燥的,需要长期遵循。这个时候如果时间压力大(想早点毕业?想赶上推广申请?),你会想着不读或者很少读张文,尽量快点出版,但从长远来看,结果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完全浪费时间。“磨刀不误”,读文学就是“磨刀”的过程。当然也有技巧在大量论文中找出自己领域的好张文,下次再分析。
2.懒惰和抄袭。
这比不看文献,直接抄袭别人的成果,把别人的成果当成自己的成果更可怕。即使一时半会儿发现不了,也几乎肯定会被长期发现。这不仅涉及学术道德和自我毁灭,还涉及版权侵权。后果很严重,读者要记住。
3.文章结构不完整,缺胳膊少腿。
审稿人期待以下内容:最新研究进展概述;目前研究不足;阐明论文的创新点/目标/范围;完善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结果讨论;结论。
如果结构不完整,熟悉完整结构论文的国际审稿人会感到困惑。比如实验方法描述不完整,审稿人会怀疑别人不能重复你的实验。不讨论结果,会觉得自己得出的结论缺乏深度。
4.不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
论文虽然需要“创新”,但几乎任何想法都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很难不引用或评价前人的研究。如果为了突出领先或者原创的研究成果而贬低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者根本不引用相关文献,或者为了帮助朋友而高估朋友的研究成果,那就不合适,不真实,在国际同行中的声誉就会下降。要知道国际会议频繁,传播迅速,同行见面完全有可能,不仅尴尬,还可能被批评。更糟糕的是,如果审稿人的论文在你的文章中被“统计”或“遗漏”,结果可想而知...
5.高估自己的贡献。
为了增加自己论文的价值,高估自己的贡献,不切实际客观地分析结果,不指出研究的不足,一般来说,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好、更深入、或者应用更广泛等。,所有这些都会让审稿人觉得分析不够严谨,文章显得轻浮。事实上,在科学的长河中,一点点推进某个问题,已经是很大的贡献了。
6.表达模糊,缺乏一致性。
表达不具体,细节要写的地方不写,逻辑上就不合理,让人很难理解上下文。英文思维强调写实,中文思维强调写意,所以不注重清晰具体的描写,就会找茬。另一个大问题是词语不一致,包括前后词的大小写不一致,同一个词的意思不一致,表达同一专业意思的词不同等等。要注意的是,科技论文不是小说,它讲究的是简单、直接、有效的意义表达。
7.缺乏对以往研究的适当参考。
特别是在前沿和讨论中,经常需要陈述某个观点,如“它表明各种类型的数值模拟和相应的测量之间的偏差持续低于10%”。忘记引用或者故意不引用是不合理的。会让读者觉得是本文的研究成果,会与本文的真实研究成果相混淆。
8.更多主观评论。
客观表达是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所以主观用词过度会因为没有统一的主观用词标准而导致学术表达不准确。比如实验误差在20%以内,在某些情况下是非常大的误差,但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接受的。即使在同样的情况下,审稿人、读者和作者也会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所以主观的话有时会让审稿人反感,认为结论不准确。
9.英语写作差,语法、拼写、图表等粗心。
你要知道审稿人的时间有多宝贵,而且是义务劳动,不要以为审稿人会帮你改语言,改文字。同时,如果不注意写作,可以想见,审稿人会认为你对自己的工作不认真,研究工作可能不准确,不严谨。文笔差是审稿人对论文失去信心的最快方式。所以,花点时间学习英语写作吧。
10.无视审稿人和编辑的审稿意见。
的确,反驳审稿人的意见并不是放错了地方,但是太多的反驳似乎会忽略审稿人的意见,除非真的是错误的评论。另外,很多专业的同行评审意见都是为了你提高论文质量。如果你忽视了这些有价值的意见,你自然不想提高你论文的质量。如果你想尽快收到论文,准备一份详细的回复。
学术不端论文查重入口
清北知网查重系统 https://www.cnkice.cn/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