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收集的5大原则
作者:清北知网查重系统 发表时间:2022-06-07 14:19:39 浏览次数:307
参考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位论文作者对相关学科背景知识的了解及其学位论文的水平。为此,小编准备了10条参考文献收集原则,帮助大家提高文献收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载体:以特征选查
不同专业、形态的各种文献载体,它们在科技发展中因分工、细化而逐步形成了各自的个性特征。如图书的技术成熟性、系统性和内容的翔实性;前沿性和内容论点的专业集中性等。因此,熟悉和了解不同载体的特征和个性,对于准确、快速地检索文献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论著:从权威到一般
首选权威论著以了解学科的发展状况,具有科学准确和简捷高效的效果。但发展的动态可变性决定了权威只能是某一领域、方向或某一时段的相对权威,因此对权威敬重而不迷信,就会兼顾其他文献的收集。由此形成“以权威论著为核心,一般学术论著为辅助”的科学收集方式。
3、范围:由小到大,宽窄适度
适当放宽收集范围有利于纵览学科的全局,并可从相关部门资料中获得意外的方法或启迪;但也不宜过宽,因为学位论文的完成是有时限的。收集范围的放宽程度应视选题大小、性质而异,只要明确“放宽是手段,完成选题才是目的”,宽窄自会有度。
4、学科:纵横兼顾,侧重边缘交叉学科
收集文献时,既要重点了解学科的纵向发展,还要注意相关学科与本学科交融的可能。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获得既往学术成就,使选题站在高起点。
5、程度:由浅入深,以深为要
收集资料的过程,是研究生由浅入深、逐步领悟专业资料精髓和积累知识的过程。浅主要指本人依靠现有知识所能认知理解的文献,是钥匙和基础;深是指由表及里的本质分析,是关键和目的。只有从浅处入手,才能不断丰富、积淀专业知识,逐渐开阔学科的视野;惟有通过深的对比和思考,才能领悟学科的发展。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